有教育必有教师,教师是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人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可以称为“老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老师”作为一个称呼,多是尊称,指那些值得学习的人。日常生活中被尊称为“老师”的,没有严格的标准规定。但学校教育中对教师的标准有要求,且随着国家对教师的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程度提高,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既与对教育的认识有关,也与国家特定时期的教育发展有关。
回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能力。之所以对教师提出知识的要求,在理念上认为,教育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因此,教师必须有知识,才能胜任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知识,尤其是所教学科的知识。知识本位的教师出现的一个原因,是因教师数量不足,彼时只要能够满足教书的要求,就可以做教师了。随着教师数量匮乏问题的解决,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教什么”的知识,还必须具有“怎么教”的能力,教师的能力正在从“教授”转向“指导”。正如《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所指出的:“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表现在传递现成的结论,而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激励学生思考上;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创造性工作,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正是这种认识,教师更加关注“怎么教”的教育学知识和教育能力,教育见习、实习和微格教学在教师教育中普遍受到重视。
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注重教师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发展,但它也使教学沦为“没有人”参与的技术化行动。教师专业发展也因此走上了技术型专业化的路径。它追求的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知识高效地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效能。但从根本上说,知识和能力并不能最终促成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教育不是技术,教师职业也不是技术型职业,技术化不足以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据,无法支撑起教师专业发展。
伴随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已经不局限于掌握学科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而在于真正具备从事教育的素质,这就是教师的人格。人格化的教师,既是教育本真的要求,也是时代对教师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教育本真的反映。教育不等于教学,更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面向人的精神世界,以提升精神境界为目的。因而,教育在本质上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是充满人文性的活动,不是技术化的操作活动。作为育人活动,要影响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就需要教师拥有境界高尚、内涵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教育理念。对于教师从事教育工作而言,理念比技术重要,人格比知识重要。人格是教师专业发展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标志。没有人格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残缺的、缺少灵魂的。教师的人格不只是道德层面对教育事业的爱,更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生命自觉,对教育的挚爱。
第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他在多个场合都强调教师人格的重要性。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他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2014年教师节,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他要求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第三,人格化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职业的坚守。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运用,改变了教育的方式,拓展了学习空间。有人担心学校会消失,教师职业会消亡。我认为,人工智能能够取代教师对知识的讲解等一些重复性脑力劳动,但人工智能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因为智能机器不具备社会属性,不具备心理属性。人工智能带给教师的要求不是掌握智能技术,而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因为智能化学习,缺少情感交流,必然带来情感缺失。这时,教师作为情感交流者和人格影响者,其作用会更加明显。人工智能时代,情感性师生关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
人格化不是否认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而是对教师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和能力上,应该更加需要重视教师的人格,把涵养人格放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首位,像重视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一样,重视教师人格的培育。
上一条: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标准 下一条:15种教学方法归纳(翻转、对分、PBL......)(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