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虚拟教研室是实体教研室的数字化变体,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教学支持机制。它以学科专业教学研究、课程或课程群教学研究和重大教学改革主题研究为核心,组成全国性或区域性高校和相关机构专家学者教学研究网络,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所必需,可能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方向。虚拟教研室具有校际共生、关系松散、协同创新、学术导航等特性,应当充分利用组织优势,发挥协调、推介、平台、凝聚、导航等作用。其作用的发挥,须拥有学术高地、热心教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以及高质量研讨交流活动等条件。加强虚拟教研室建设,可采取举办教学学术论坛、组织跨校性教育教学项目研究、发挥网络连接辐射作用、建立跨校性虚拟运行机制,以及争取热心参与高校支持等举措。
关键词:虚拟教研室;实体教研室;高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技术正在重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高校教育教学、行政治理,乃至日常运行等受到数字技术和AI技术的深刻影响,高等教育供给组织与方式、教育教学资源形态与利用手段等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不仅如此,高等教育的辅助支持机制因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而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虚拟教研室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教学支持机制,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时代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教学学术共同体。它以学科专业教学研究、课程或课程群教学研究和重大教学改革主题研究为核心,组成的全国性或区域性高校和相关机构专家学者教学研究网络。虚拟教研室改变了传统的实体教研室边界和组织方式,使教研室功能由校内拓展到全国,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支持。截至2023年12月,教育部先后批准787个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依托全国282所高校,辐射带动1700余所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建设,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些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参照教育部要求,组建了省级示范性或试点虚拟教研室,以期在省域范围发挥作用。虚拟教研室建设发展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有关高校的重视,一些发展较好的虚拟教研室的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示范。尽管如此,应当看到虚拟教研室建设只是近两年才得到推动和开展,理论研究非常薄弱,其建设和功能发挥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与有关各方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本研究主要针对虚拟教研室应发挥的功能及相应的条件保障与建设路径等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高校开展虚拟教研室建设提供借鉴。
一、虚拟教研室的创建与功能
虚拟教研室是实体教研室的数字化变体。不论从组织方式还是功能预期看,它都高于实体教研室,具有影响面更广、涉及主题更多、活动方式更加多样、服务内涵更丰富更深入、辐射力更强等特征。其作用既包括常规的高校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发展,又包括应用新技术开拓新的教育教学空间和生态,在更大范围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我国高校教研室的演变
在虚拟教研室出现之前,我国高校只有实体教研室。实体教研室是高校基层教学研究机构,曾经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高校学习苏联模式,普遍建立教研室,主要发挥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组织协调作用。教研室一般按照课程或专业成立,如公共课教研室、大学英语教研室、物理专业教研室等,高校往往通过正式组织程序批准成立,有的高校将教研室主任纳入干部管理,有的只是把他们作为课程或专业负责人对待。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研室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同时还是教学组织协调机构,也是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评价和相关教学问题解决机构。极少有高校将教研室作为一级行政组织机构,但它却是所有教师具体的所属单位,每一位教师都归属一个教研室,参与教研室组织开展的所有活动。
20世纪80年代以后,高校改革不断深化,教研室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其中,两大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一是高校职能的多样化。传统上,我国高校主要发挥人才培养职能,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所以,高校内部学术机构设置主要是学系和教研室,政府部门和高校对学系、教研室功能的要求主要在于人才培养,对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少有明确具体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科技革命不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重大挑战,加强科学研究,跟上新科技革命步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逐渐成为高校义不容辞的新使命。为此,高校教师不仅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任务。随着高校越来越重视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基层教研室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改革或裁撤教研室,成立学科组、项目组、研究室等为很多高校所采纳。二是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在小规模办学时期,学生人数少,专业数量不多,一个学系往往一两个专业,甚至规模较大的高校,一个学系也就三五个专业,最大的也不过十来个专业,总体上高校教师规模不大,一个学系几个教师。加上高校办学职能单一,所以,无论学系还是教研室,都可以比较有效地将教师组织起来发挥人才培养功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专业数量逐渐增多,学校、学系和教研室教师人数越来越多。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在学人数数以万计,教师规模数以千计,原有的校-系-教研室办学机制运行出现困难,一些高校尝试学院制改革,在一个学系基础上成立学院,或在若干学系基础上成立学院,实行校-院两级办学或校-院-系三级办学。在这场改革中,教研室逐步淡出了高校办学机制,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也因此受到削弱。
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日益深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已成为高校内外有识之士的共识。部分高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进程中,逐步恢复教研室机制,使其在教育教学研究、教学改革、青年教师培养、专业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促进作用。部分高校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和指导教研室建设。如2016年,《云南大学加强教研室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发布,要求各院、各部门、各单位“以教学研究、教材建设和教师培养为抓手,科学设置教研室,明晰职责与功能,不断加强建设和管理,使教研室真正成为集教学、教学研究和科研功能为一体,并能发挥其基础性作用的教师教学、科研型组织。”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恢复高校教研室机制,并对加强教研室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20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建立完善基层教学组织。研究制订加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意见,推动高校以院系为单位,恢复设立或完善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教师全员纳入基层教学组织。推动高校制定完善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相关管理制度,提供必需的场地、经费和人员保障,由院长、高水平教授等担任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落实责任制,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这些政策制度的实施为高校恢复建设教研室机制提供了保证。高校教研室机制的恢复建设及其积极作用的发挥为组建虚拟教研室奠定了基础。
(二)组建虚拟教研室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高等教育,人工智能技术设施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更为高校办学开辟了新路径和新空间。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取决于高校教育教学要素关系的重组和升级,另一方面取决于以信息技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如果说前一个方面主要是改革问题,那么,后一个方面更多的是创新问题。因此,改革与创新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不能不面对的挑战。
高新科技不只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新要素,还是高校迎接新时代挑战可以利用的有力手段。虚拟教研室就是教育部和高校利用高新科技提供的条件组建的新的教学研究机构。它是实体教研室的升级版,是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建立的全国性或区域性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机构。2021年以来,教育部分3批组织评选的787个虚拟教研室中,围绕课程和专业所组建的虚拟教研室大多都以高校现有教研室为基础。与实体教研室相比,虚拟教研室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条件,将众多高校教研室和教师们联系在一起,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相关活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是虚拟教研室不可缺少的技术条件,是各参与单位和人员相互联系的主要纽带。不仅如此,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虚拟教研室拓展活动空间、加强参与单位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以及开发新型教学形式与课程教学资源等提供了便利。虚拟教研室的建立是时代之需,更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之急需。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高和高端人才培养都需要倚仗虚拟教研室,其特殊的工作机制决定了它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能够发挥实体教研室所难以企及的作用。
虚拟教研室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所必需。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步入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阶段,大量新建高校保证了超大规模高等教育扩张需要。据统计,2000年,全国有普通高校1041所,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556.09万人;普通高校校均规模为5289人,高等教育专任教师55.62万人。到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数量增加到2760所,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达到3659.41万人,普通高校校均规模上升到1.3万人,高等教育专任教师达到197.78万人。与2000年相比,2022年普通高校数、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数、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和高等教育专任教师数分别增长165.23%、558.06%、150.69%和255.59%,高校数量、在学总人数、校均办学规模和师资队伍人数等的增长幅度惊人,大众化和普及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是全面、深刻且巨大的。如此超大规模高等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严峻挑战,提升新建高校、新办专业、新入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使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且不断提高,有必要建立跨校性教育教学促进机制,加强新老院校和不同层次水平院校之间的协作,以老带新,发挥较高水平院校的帮扶作用。建立虚拟教研室,有助于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建构全国性或区域性高等教育教学促进网络,集众智开展高校教育教学理念、组织、方法、技术和条件环境等的研究,使各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办学和课程教学整体达到较高水平,奠定普及化高等教育质量的坚实基础。
虚拟教研室可能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方向。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带来了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健全,不仅宏观层面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层次类型结构不断完善,而且大多数高校办学规模与院系设置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大体进入饱和稳定状态。尽管进入普及化阶段后,高等教育发展仍然面临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的双重任务,但质量提升任务愈显重要。在保持适度增量的同时,高等教育的存量应当整体性地转变到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上来,尤其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校应当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发挥引领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基础作用,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在高新科技革命步伐日益加快、世界地缘政治变化不定、大国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更具有急迫性和战略意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教育创新发展工程,虚拟教研室可以超越实体教研室,更加灵活有效地组织协调地区或全国高校相关学科专业专家学者协同攻关,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方法、活动、行为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中国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并在地区和全国范围推广示范,建立高质量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新生态,更好地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虚拟教研室应发挥的主要功能
目前,初创中的虚拟教研室各组成单位之间的关系还处于磨合之中,各种运行和工作机制正在摸索建设之中,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现在谈实际功能,为时尚早。教育部相关文件对虚拟教研室建设任务的要求是具体的,包括创新教研形态、加强教学研究、共建优质资源和开展教师培训等。显然,这些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虚拟教研室在建设发展中逐步实践落实。从理论上讲,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新形势下,虚拟教研室应当充分利用组织优势发挥五大功能。
1. 协调作用,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虚拟教研室不是实体性社会组织,各成员之间不存在相互隶属关系,没有行政管理功能。虚拟教研室是一种“虚”“实”结合的组织,“虚”是指其组织方式,它以虚拟技术为纽带,将归属于各不同高校的教研室及其成员组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使命和任务的虚拟组织。“实”是指其主要功能,组织方式的虚拟化并不意味着其功能的虚无化。成立虚拟教研室的宗旨就是要在更大范围发挥它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作用。教育教学研究是虚拟教研室存在的核心意义之所在,与实体教研室相比,虚拟教研室发挥作用的范围更广。它所具有的协调作用超越实体教研室,应当在全国范围跨地区跨院校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它的优势在于协调,将各高校有关学科专业教师协调动员起来,开展共同关注的教育教学问题与改革研究,协同推进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视频、教学案例、实验实训项目等资源建设,协同探索教育教学发展新方向。
2. 推介作用,深度推进学科专业教学改革。虚拟教研室主要是以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学为基础建立的教学研究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只是虚拟教研室发挥其功能的一种手段或路径,并非其根本目的。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学改革的先导,也可以说是教学改革的基础。进入普及化阶段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各种深层矛盾逐步显现,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与方式,推进跨学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建构学研产融合协同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形成高质量人才培养新生态,是高校各学科专业教学改革的共同任务。虚拟教研室不仅应当组织成员单位和相关学科专业开展高质量研究和探索,而且还应将研究和探索的成果在成员单位进行推介,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技术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等内容,开展案例分享、教学示范、协同教研等活动,发挥教研成果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为造就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功效。
3. 平台作用,交流不同院校教育教学经验和做法。虚拟教研室汇聚不同高校的同行专家学者,大家拥有共同的学科专业背景和共同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问题,还有相同的预期。利用虚拟教研室平台,不同高校的同行专家学者汇聚在一起,可以在相同的话语情境中开展有意义的深度交流分享,信息技术更使这种交流可以超越时空、多渠道多路径展开,实现快捷沟通、无缝对接、深度分享、持久影响。成员之间可以通过虚拟信息平台客户端自由建群,以语音、文字、会议、直播等多种交流形式,组成教研“朋友圈”。发挥云上平台作用,使身处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同行专家学者能够分享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成熟的改革经验以及优秀的教研范例,使相关教育教学经验做法在不同高校发挥影响。
4. 凝聚作用,培育和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教育教学研究学术共同体。虚拟教研室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赋能实体教研室的结果,是通过非实体型组织方式建立的跨校性同行专家学者网络。尽管这个组织具有虚拟性,但它却是一种拥有共同使命的组织,即以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造就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的。拥有共同使命愿景的虚拟教研室组织是复杂的,又是单纯的。它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成员单位多种多样,各校办学基础条件不同、学科专业发展水平不同,相关教师对教育教学及其改革的理解存在差别,参与相关活动的教师各有所求,所以,虚拟教研室是一个由共同使命所维系的众多高校学科专业、课程单元和教学相关单位教师组成的跨校性组织。它可以组织开展各种相关活动,但对参与者没有强制性,大家主要基于自觉自愿参加相关工作与活动。它的单纯性主要表现在成员单位和参与者没有实际的利益博弈,大家为了一个纯粹的目的,着眼于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所以,虚拟教研室应发挥凝聚作用,把归属不同高校的同行单位和专家学者联合起来,专注于教育教学研究和交流推广,以实现和光大共同使命。
5. 领航作用,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新方向。全国有本科高校1200多所,本科专业布点达6.6万个,每一所高校开出的课程数以千计。但截至2023年12月,教育部批准的试点虚拟教研室只有700多个,加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立项建设的示范性或试点虚拟教研室,总数可能在1000个左右。由此可见,组建虚拟教研室有较高的门槛条件,即申请组建虚拟教研室的高校有关学科专业办学水平和课程教学水平必须在全国和区域同行中能发挥引领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作用。而且虚拟教研室应当超越实体教研室,能够组织全国或区域范围的同行专家学者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围绕课程开发与实施、教育教学改革、考试评价改革、教学机制创新等开展攻关研究,用先进的研究成果引领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指导有关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追求高水平高质量人才培养。虚拟教研室可以组织跨校协作研究,组建高水平专家组,对教育教学改革深层次难题开展集体攻关,在比较广泛的范围开拓教育教学改革新局面。
二、虚拟教研室的组织特性与功能发挥条件
与实体教研室不同,虚拟教研室是以新的组织方式建立的跨校性教育教学研究单位,很明显,要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难度可能更大。为此,弄清其组织特性,明确其功能发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加强虚拟教研室建设的重要前提。
(一)虚拟教研室的组织特性
虚拟教研室不同于实体教研室,但又与实体教研室关系密切。考察已经组建、开始运行并发挥作用的虚拟教研室发现,作为一种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条件的跨校性组织,他们一方面有着广泛的辐射力,另一方面又具有显著的松散性。这是他们区别于实体教研室的典型特征。此外,与实体教研室的影响主要局限于一校不同,虚拟教研室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功能具有广泛的辐射力和弥散性。
1. 校际共生性。虚拟教研室是多所高校共同组建的教育教学研究组织,校际共生是其最鲜明的组织特性。虚拟教研室在成立的时候由教育部或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发文组建,但由于组成虚拟教研室的教师分属于不同的高校,除牵头高校相关学科专业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协调虚拟教研室活动的职责外,各高校并不以虚拟教研室工作业绩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内容,教师参与虚拟教研室活动是自愿的,不具强制性。所以,虚拟教研室的校际共生性是建立在行政部门推动和教师自愿参与基础之上的。需要指出的是,校际共生并不存在高校相互之间明晰的责任和义务,而是以共同的需要、愿景和行为为纽带以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2. 关系松散性。虚拟教研室的工作与活动关系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组成虚拟教研室的高校之间的关系,包括学校与学校以及校内相关教研室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参与虚拟教研室工作和活动的各高校教师之间的关系。两种关系有交叉也有区别,有的教师在两种关系中都发挥作用,有的只在一种关系中发挥作用。不论何种情况,虚拟教研室的关系都是松散的,高校之间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都不具有强制性,都是基于共同需要和目的建立起来的。所以,虚拟教研室的边界是弹性的,组成高校和人员可能因时因事而发生改变,他们之间不具有正式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各高校和相关人员互不隶属,牵头高校和学科专业带头人对其他高校和参与教师不具有正式的约束权限。松散联系的组织往往存在效率低下、浪费、领导优柔寡断、协调难度大且不易变革等弊端。因此,关系的松散性要求虚拟教研室的工作和活动方式与实体教研室有很大不同,活动主题和内容也有区别,虚拟教研室需要更多采用能激发不同高校教师兴趣且便于参与的工作方式组织开展各种活动,需要在活动主题和内容上下功夫,激起相关高校教师参与的内动力。
3. 协同创新性。与实体教研室不同,虚拟教研室不参与有关高校实际课程教学任务分配协调等工作,它的主要使命在于以协同研讨和示范传播的方式开展跨校性教育教学研究,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协同与创新是虚拟教研室的主要组织特性。协同是活动方式,虚拟教研室利用网络和现场活动路径,将各有关高校教师组织起来,协同开展有关学科专业、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传播有关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协同组织方式有助于虚拟教研室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高校教师聚合在一起,共同投入教育教学创新,从而使虚拟教研室的功能得到放大和升级;创新是虚拟教研室组织的价值取向,没有创新,虚拟教研室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4. 学术导航性。虚拟教研室以教育教学研究为职责,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为目的,学术的先进性、示范性和群体改革与发展效应是其组织功能的重要表现。与实体教研室不同,虚拟教研室不具有实际教学工作任务分配与协调以及相关的教学组织服务职能。它以教学学术为纽带,将相同专业、课程群或课程的专家学者集合起来,共同致力于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学术导航性是虚拟教研室的主要特性。虚拟教研室以牵头高校所拥有的较高学科专业办学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利用牵头高校教学学术的先进性,发挥牵头高校的教学学术辐射和引领作用,并组织相关高校开展创新型教育教学研究,带动和促进相关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从这个意义上讲,虚拟教研室协同创新的前提条件在于学术导航。此外,虚拟教研室还能通过相关高校专家学者协同研究,以创新性研究成果发挥学术导航作用。
(二)虚拟教研室的功能要件
虚拟教研室与实体教研室的主体功能大体相当,但二者的建设初衷和功能范围存在显著差别。实体教研室是一种规范性组织,是高校根据自身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分专业、课程或课程群组等设立的内部基层教学组织。实体教研室的组成人员是确定的,专业教研室包括承担全部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课程教研室由承担某门课程的所有教师组成,课程群组教研室则由承担多门或系列相关课程的所有教师组成。实体教研室的职责是明确的,包括教育教学任务分配与协调、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青年教师培养与指导以及其他相关教学事务。这些职责由高校正式下达,常常有正式制度文件予以规范执行。虚拟教研室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校际学术共同体组织,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正式的行政授权,也不需要经过正式的行政组织程序,组成人员之间均不具有行政上下级关系。它不靠权力和指令发挥影响,主要通过一些学术性因素,借助于学术共同体认知与文化促成功能实现。
1. 学术高地。虚拟教研室功能的实现离不开学术高地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尽管实体教研室在高校行政体系中不拥有行政层级,教研室负责人不掌握行政职权,但实体教研室是高校行政体系的末梢,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底层行政效能。虚拟教研室超越具体高校内部关系,不依靠高校行政组织体系自上而下发挥作用,而是通过高教界形成的学术高地将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师聚合在一起,共同探究相关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学术高地,即牵头高校所在的高水平学科专业,是虚拟教研室功能发挥的基础。所以,教育部在组建虚拟教研室时所选择的牵头高校都是相关学科专业办学和课程教学在全国有重要影响、能发挥标杆作用的。这样有利于牵头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发挥虹吸效应,将学科专业的同行教师吸引到一起,建立富有向心力的学术共同体。
2. 热心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不可否认,一个学科专业在全国往往有多个学术高地,但不是所有拥有学术高地的高校都能成为牵头高校,只有拥有热心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的高校才有资格牵头,带领虚拟教研室较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现实中,不少学术高地的学术带头人热衷于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对教育教学研究较少花费时间和精力。正因为如此,各学科专业虽不乏学术带头人,但热心于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却不多。以学术高地为基础,有热心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加持,虚拟教研室就拥有发挥作用的基本要件。热心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是虚拟教研室的灵魂人物,他利用自己的教学学术的感召力和人格魅力,将不同高校相关学科专业的教师聚合在自己周围,组织大家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以自己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激励和引导其他教师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各自的教育教学水平。
3. 一批教育教学研究骨干。虚拟教研室功能的发挥还需要有一批教育教学研究骨干成员,他们在热心教育教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的组织和领导下,自觉自愿地发挥中坚骨干作用,将松散联系的虚拟教研室成员团结起来,以团队或小组工作方式开展更有效的紧密协作,使虚拟教研室真正发挥作用。每一个虚拟教研室都要有一批教育教学研究骨干,他们来自组成虚拟教研室的各不同高校,拥有共同的教学学术目的,共同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教学研究骨干可在现有的各高校相关学科专业优秀教师中遴选,也可以选择有关高校相关学科专业热心教研的青年教师加以培养或传帮带。组成虚拟教研室的每一所高校都至少有一位教育教学研究骨干教师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增进相关高校在虚拟教研室活动中的参与度,保证虚拟教研室的影响辐射到每一所成员高校相关学科专业。
4. 研讨交流活动。活动是虚拟教研室产生影响、发挥作用的桥梁。虚拟教研室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增进同行专家学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分享和共享相关高校学科专业办学经验,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开展线下和线上研讨交流活动,把相关高校学科专业或课程教师组织起来,就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面临的形势和要求、主要任务、可能的改革创新路径与机制、技术支持与条件保障、改革创新成效反思与评价等进行专题研讨。以专题研讨成果开阔大家视野,活跃大家思维,激发大家兴趣,推动大家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交流活动不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助推器,还是润滑剂,它有助于增进各高校同行专家学者之间建立联系,发展情谊,加强同行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
三、虚拟教研室建设路径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2000年以来新建的高校超过2000所,而且高校办学规模庞大,提高大批新建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成高等教育强国面临的重要课题。虚拟教研室应运而生,就是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发挥牵头高校的虹吸效应,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设施,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广泛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整体全面提高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初建的虚拟教研室如何才能焕发活力、正常运行且有效发挥作用,各方都在试验摸索良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加强建设,实现虚拟教研室从初生之物到成熟发展的转型。
1. 举办教学学术论坛。教学学术研讨交流活动是虚拟教研室的命脉。建设虚拟教研室,必须持续不断地组织开展教学学术交流活动。不开展教学学术交流活动,虚拟教研室徒有其表,不可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举办教学学术论坛应加强论坛的筹划和组织工作,认真严谨周全地编制和实施会议方案,保证论坛效果。应审慎研究确定论坛主题,从各有关高校学科专业教师共同关心关注的教育教学话题入手,根据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大势,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提炼教学学术研讨交流主题和议题。遴选教育教学研究骨干,培养教育教学研究学术共同体核心成员,为他们在教学学术论坛发表个人和集体教研成果提供机会,以他们的示范作用为虚拟教研室其他教师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注入动力。组织开展相关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展览,向广大教师推介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经验做法,丰富教学学术论坛内涵,让大家感受到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重视教学学术论坛成效评价总结,不断提高论坛质量,打造虚拟教研室活动品牌,使论坛成为虚拟教研室全体成员学术智慧集散中心。
2. 组织跨校性项目研究。虚拟教研室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以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是虚拟教研室的重要职能。建设虚拟教研室,应当高度重视组织开展教学学术研究工作。虚拟教研室是跨校性高校教学研究组织,项目研究工作可以由各成员高校在本校教师同行中组织开展,但更能体现虚拟教研室特性的是,在不同成员高校间组织跨校性项目研究,将不同高校相关学科专业教师组织起来,从实际问题出发,围绕特定教学学术研究项目开展跨校性研究工作,在研究中增进了解、加强合作、促进创新、共享成果。组织跨校性项目研究可以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有目标地推进,可以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小到大,建构虚拟教研室跨校性项目研究网络,放大项目研究成果应用领域,扩大项目研究影响辐射范围。组织跨校性项目研究不仅要集众智攻克教学学术项目研究难题,而且要在跨校同行学者中强化学术共同体认知,筑牢不同高校间相关学科专业教师相互合作交流的基础。
3. 发挥网络连接辐射作用。虚拟教研室得以组建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设施能够将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同行专家学者关联起来,形成一个非行政、非事业单位学术共同体组织。虚拟教研室主要以同行专家学者之间开展学术研讨交流的方式发挥作用,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为此,虚拟教研室建设应当充分发挥网络连接辐射作用。依托牵头高校或相关高校网络平台,建构虚拟教研室官网,定期不定期发布虚拟教研室工作信息和相关资讯,不断扩大资讯来源,提高资讯质量。开发虚拟教研室自媒体,构建虚拟教研室成员多样化互动交流渠道,加强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发挥自媒体沟通与宣传作用,加强成员高校同行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遴选成员高校热心教师组建网络资讯工作团队,多方搜集国内外相关高校学科专业办学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新资讯,以丰富有效的信息咨询,借助虚拟教研室官网和自媒体导航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4. 建设校际虚拟运行机制。虚拟教研室运行和发挥作用的主要困难之一在于牵头高校和其他高校对有关学科专业教师参与虚拟教研室活动没有行政约束力。作为跨校性组织,虚拟教研室成员高校之间地位平等,教师以自由的身份和共同的兴趣追求参加相关工作和活动。因此,虚拟教研室运行机制建设应注重虚拟性,组成人员要有广泛代表性,包括参与高校学科专业教师代表。牵头高校及相关学科专业带头人应积极作为,牵头建立并不断完善校际虚拟运行机制,加强虚拟教研室工作和相关活动的有组织性,保证虚拟教研室正常发挥作用。主动联系各有关成员高校相关学科专业教师,尤其是比较热心的学术带头人,共同讨论并设计校际虚拟运行机制,酝酿虚拟教研室工作架构以及主要工作和活动组织形式,商定工作方式方法,物色适宜且热心的教师参与相关工作与活动的组织推进。探索便利易行的校际虚拟运行程序与规范,从一开始就重视培养优良的工作作风和风气,在相关工作与活动中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倡导探讨真问题,解决真问题,遵循教育规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5. 争取热心参与高校支持。毫无疑问,牵头高校在虚拟教研室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如果只有牵头高校积极,其他高校完全被动参与,虚拟教研室建设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从严格意义上说,虚拟教研室的价值超越了实体教研室。因此,调动参与高校积极性,争取一些热心的同行专家学者所在高校的积极支持,对做好虚拟教研室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参与高校的支持表现在多方面,包括校领导参与相关活动,重视有关学科专业教师参加虚拟教研室工作与活动;相同或相近学科专业的校领导还应积极参与虚拟教研室工作,为其他教师做好示范;为教师参与虚拟教研室活动提供时间和经费保障,以便于教师在虚拟教研室活动中发挥作用;分担虚拟教研室工作和运行所需要的经费开支,为虚拟教研室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条件支持,建立虚拟教研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为承担虚拟教研室专题研究项目的教师提供研究经费资助,保证专题教研项目切实得到落实;等等。只有牵头高校与热心参与高校携起手来,精诚合作,虚拟教研室工作与活动才具有可持续开展的基础,虚拟教研室才能有效发挥作用,真正成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泉。
【别敦荣,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第4期
下一条:杨现民、丁杰: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与教学深度融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