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

当前位置: 教发首页 >> 教学资源 >> 正文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评审标准及建设要领

发布日期:2021-04-25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1年以来MOOC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影响着国内外高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有效利用在线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老师们在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课堂评价多元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疑惑。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育部给出了明确的定义,这类课程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大力倡导基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认定6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一 、课程的平台

一般,我们对平台的定义包括:

慕课(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英译 慕课),一般我们是在在国内比较认可的公共平台上发布课程,这些平台包括但不仅限于: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网、学银在线、超星尔雅网络通识课平台、人卫慕课、优课联盟、好大学在线、融优学堂(原北京高校优质课程研究会)、华文慕课、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高校邦、优学院、人民网公开课、智慧职教、"高校一体化教学平台"、正保云课堂、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平台(e会学)、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实验空间——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EduCoder在线实践教学平台(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2/t20200205_418138.html )。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缩写)这个概念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我们主要是指基于MOOC平台或其他在线课程平台所搭建的面向固定群体(一个班或多个教学班)的小规模在线课程平台。这类平台比较多,有商业化平台(提供MOOC平台的公司基本都可以搭建SPOC平台),也有一些传统的本地部署的平台,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但是这些平台都必须满足一个条件:有一个固定的地址且能够在线访问和学习,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完整。

LMS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LMS,学习管理平台)是e-learning体系中的管理平台,与学习的内容——课件对应。LMS是对所有具备支撑在线学习能力的平台的一个统称,种类繁多,各个平台之间的差异很大。这类平台有商业化或开源平台如:BlackboardMoodleCanvasSakai等国外平台,也有国内的课程中心、清华在线等传统课程资源管理平台。

二 、数字化教学工具

很多老师会区分平台与数字化教学工具,也有老师对这个数字化教学工具的概念混淆,我们一般理解是:平台服务学生在线学习,数字化工具衔接平台及线下课堂教学。当然,很多数字化教学工具和平台是分不开的,之前数字化教学工具是没有网页的,目前很多数字化教学工具都能够提供具体的地址供学生或专家浏览线上教学数据。

三 、结合校内课程进行改造

线上课程应该与校内课程深度融合,不仅限于教学资源的选择,而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及教学评价的深度融合。我们在不增加学生教学投入的同时进行内容的重塑,重点在于如何对线上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造。部分内容需要自建,还有一部分内容需要拓展或删减。

四 、线上自主学习时间20%-50%

老师针对线上自主学习时间的定义不太清晰,我们认为线上学习应与线下教学衔接,不是简单地“拼接”,比如教学日历的安排为 第一周讲第一章采用线下教学,第二周讲授第二章内容采用线上教学以此类推,这类教学设计就是线上线下的接力拼接模式,不是我们讲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另外,也不是一章的一部分内容采用线上,一部分内容采用线下。这种模式也属于线上线下拼接的教学模式。

我们在组织线上线下教学的时候,通常会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概念放在线上由学生自学,然后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完成作业练习(比较有挑战的作业,需要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课堂中让学生参与更多,展示、研讨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

五 、学时的安排呢?如何达到20-50%

可以采用“减法模式”,在原有的课时中拿出部分学时在线学习:

也可以做“加法模式”在原有的学时基础上增加线上学时(20-50%)。

但是,我们在最终计算总学分的时候还是按照原有学分进行计算。

我们从互联网上找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评分规则》供大家参考: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选题合理,课程目标明确,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注重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契合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等综合能力养成要求。目标描述准确具体,对应国家、行业、专业需求,符合培养规律,符合校情、学情,达成路径清晰,便于考核评价。

课程目标的撰写要领:


课程思政: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

课程目标: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

课程目标:对应国家行业专业需求



课程目标的案例:

结合学校“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新工科建设行动计划,制订如下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与职业基础技能相适应的机械制图、工程材料等技术基础知识;掌握与专业技能相适应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数控原理与系统、数控编程与操作、传感器与自动检测以及机电传动控制等专业知识与技能。

能力目标:具备典型数控车床加工零件工艺分析和制订的能力,能从事数控车床零件加工操作的能力;具有数控机床操作、日常维护和解决生产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具有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和较强的沟通交流、表达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育人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吃苦耐劳,有刻苦研究、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教学理念:

课程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设计,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合理。教学改革意识强烈,能够主动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工具,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教学能力有显著提升。

课程目标的建设要领:

1) OBE: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2) 教学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课程考核

3) 教学改革:技术创新、模式创新

教学理念的案例:

针对不同模块的任务和目标以专题化的方式设计与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依托教学大纲和选用的《小学教育学》教材,按照小学教育是什么、小学教育培养什么人、小学教育为谁培养人、小学教育怎样培养人的逻辑二次加工教学内容,明确自学内容、重点讲授内容和可以在讨论中生成的内容。

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符合两性一度的要求,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融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要求,反映学科专业、行业先进的核心理论和成果,聚焦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增加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内容。同时选择优质的在线课程课程开展线上自主学习,优质在线课程包括教育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一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省级线上一流课程)、校级优质在线课程等内容。

其中课程内容的建设要领:

1.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融入点清晰合理)

2.四性:时代性、前沿性、先进性、科学性

3.四新: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

4.四融:学科融合、产学融合、跨专业融合、实践融合

教学模式:

按照线上线下进行教学组织,线上学习的时候不少于20%,但线上学时不得多于50%。课堂教学需坚持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因材施教,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有效开展线下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打破传统课堂满堂灌和沉默状态的方式方法,训练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审辩式思维能力。学生学习方式有显著变化,安排学生个别化学习与合作学习,强化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

其中教学模式的建设要领:

教学活动:如何实现学生中心的教学活动

教学互动:如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种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设计需要体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

教学评价:

线上线下需要采用线上线上混合式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线上评价不得少于10%,线上评价不得多于70%。考核方式多元,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方式,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评价手段恰当必要,契合相对应的人才培养类型。考试考核评价严格,体现过程评价,注重学习效果评价,考核考试评价严格,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

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教师备课要求明确,学生学习管理严格。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过程可回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教学过程材料完整,可借鉴可监督。

教学效果:

教学改革得到学生、老师、教学管理及校外同行的高度认可,主要表现在: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学习获得感、对教师教学以及课程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改革迭代优化,有意识地收集数据开展教学反思、教学研究和教学改进。在多期混合式教学中进行迭代,不断优化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学校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合理的工作量计算机制、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机制等配套支持,并不断完善。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短板问题。在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相应类型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提升教学效果方面显示了明显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上一条:说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下一条:教学设计模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