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个人-环境匹配能够为理解和优化我国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新视角。对博士生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一致性匹配对创新能力自评的正效应较弱,对创新成果有负效应,这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的传统假设相悖,可能反映了博士生培养的独特情境。在要求-能力匹配方面,论文发表要求对创新成果有正效应但对创新能力自评无影响,容易加剧发表的“内卷化”。研究方法和知识、学位论文创新性要求对创新能力自评有正效应。资格考试、课程任务要求对学术创新能力缺乏积极作用且更容易达成匹配。在供给-需求匹配方面,经济资助、科研项目、同伴支持对学术创新能力有正效应,但经济资助供给的匹配度亟待提高。
关键词:个人-环境匹配;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导学关系;论文发表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博士生教育作为学位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在博士生教育中,学术创新能力是衡量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成效的关键指标。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博士生个体和培养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但已有研究多将个体特征和培养环境视为相互独立的因素进行考察,忽视了个体与环境的匹配性对其学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针对性的实证研究更是付之阙如。组织管理学的相关研究发现,与员工价值观、能力和需求等相匹配的组织环境可使他们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展现出更积极的心理状态(如效能感、归属感),进而激发其创新行为。针对高职教师群体的研究也发现,一致性匹配和要求-能力匹配可正向预测教师的创新行为。博士拔尖创新人才的造就除了有效的选拔之外,更离不开积极的培养环境,而从个人-环境匹配的视角考察培养环境的作用有助于拓宽培养思路。据此,本研究试图通过混合方法研究分析个人-环境匹配对我国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及其机制。
个人-环境匹配(Person-Environment Fit, PE Fit)是指个体特征与环境要素的兼容性和适应性。其中,个体特征包括个人的目标、价值观、技能、需求等,环境要素包括他人/组织等的目标、文化、要求、资源等。学界通常将个人-环境匹配划分为一致性匹配、要求-能力匹配和供给-需求匹配三种类型。就逻辑关系而言,一致性匹配属于同质追加型匹配(Supplementary Fit),指个体与组织享有一致或相似的理念和特质;而要求-能力匹配、供给-需求匹配都属于异质互补型匹配(Complementary Fit),分别指个体能力对环境所提出要求的满足程度和环境资源供给对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从个人-环境匹配的作用来看,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集中在态度(如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意向)、身心健康(如个体对压力的感知、心理适应性)、工作业绩等方面。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个人与环境达成匹配后会给个体带来积极的发展结果。本研究将围绕三类个人-环境匹配对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梳理前人相关的研究发现进而提出三个假设。
在一致性匹配方面,汀托(Tinto)的博士生学业坚持理论(Doctoral Persistence Theory)指出,决定博士生是否坚持学业的关键因素在于其与培养单位的学术整合程度。如果院系学术环境、学科文化与博士生的期望不匹配(Mismatch/Ill Fit或In-Congruence),则容易导致其科研学习的进展受阻。同时,导学关系匹配(Match between Supervisor and Student)也是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实现导学关系匹配的关键在于导生在互选过程中了解彼此的专长和兴趣。据此,可提出研究假设H1:一致性匹配对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在要求-能力匹配方面,美国卡内基博士教育促进计划进行院系评议调查时发现,院校对博士生的期望和要求不明确、挑战和压力过高,将不利于博士生研究的开展。学界针对论文发表要求有诸多讨论,有研究认为鼓励博士生尝试发表论文有利于提升其学术写作和独立研究能力。但也有调查显示博士生认为发表要求的压力会导致其研究趋于功利化。此外,课程学分、学术会议参与、中期资格考核和学位论文等方面的要求可以从培养全过程保障博士生的科研创新得以实现。据此,可提出研究假设H2:要求-能力匹配对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在供给-需求匹配方面,有研究指出,培养单位应当根据博士生的动机和期望提供适切的教育资源,其实质就是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当博士生获得的资源与自身需求较为契合时,他们对个人学习过程和导师支持的满意度更高。提供博士生所需要的资源条件支持可使之更好地应对读博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加大科研学习投入、降低学习倦怠的风险。这也将有利于他们开展高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因此,可提出研究假设H3:供给-需求匹配对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研究思路
依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本研究采用混合方法研究设计。首先,基于已有文献和对16名博士生的半结构化访谈,编制博士生个人-环境匹配量表等调查工具。而后,发放问卷和收集数据,分析个人-环境匹配对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检验研究假设。最后,通过分析访谈资料,进一步解释个人-环境匹配对学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
(二)变量测量
问卷主要包括对“个人-环境匹配”“学术创新能力”的测量(见表1)和博士生基本信息的调查。鉴于博士生的亲身体验是个体与环境匹配情况的重要反映,本研究采用直接测量法(Direct Measurement)来测量“个人-环境匹配”,请博士生根据个人感知来判断其与培养环境的匹配程度。
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因变量)包含“外显创新成果”和“创新能力自评”两个指标。其中,“外显创新成果”为客观指标,调查博士生在读期间以个人一作或导师一作个人二作的身份在SCI/SSCI/CSSCI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篇数(1道题),兼顾了发表的数量和质量。选用该指标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方面,不“唯论文”的评价政策转向并不意味着论文发表无足轻重,对于尚处在学术训练阶段的博士生而言,能够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说明其研究得到了同行认可,反映出他们具有基本的知识生产和创新能力,如相关研究发现博士生的论文发表可正向预测其学位论文质量。另一方面,学位论文外审意见因涉及保密性而难以获得,专利申获和著作出版则有特定的学科适用性(前者更适用于自然科学、后者更适用于人文社科),在读博士生较少能主持课题项目。因此,相比于学位论文质量、专利、著作和课题等其他外显创新成果,论文发表情况有更好的调查可行性和广泛适用性。“创新能力自评”为主观指标,包括产生创新想法和执行创新想法两个维度,题目设计主要参考了前人量表,并基于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和博士生访谈文本对部分题项进行了改编,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三)数据收集与样本分布
在定量数据的收集方面,本研究对我国学术型博士生展开调查,每份问卷均设置了定额红包以提高其填答质量。在问卷试测阶段,本研究首先基于专家评价和填答者反馈意见对调查工具进行了改进,以保障其内容效度。而后,利用试测问卷数据对量表进行了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以作为编制正式问卷的依据。试测阶段共回收110份有效问卷,本研究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的结果进行问卷修订,“个人-环境匹配”量表最终保留了15道题,“创新能力自评”量表共保留9道题,题目如表1所示。“个人-环境匹配”和“创新能力自评”两个量表的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80,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90,表明两套量表的信度都较高。
正式调查阶段共回收问卷1500份,剔除存在填答时间过短、填答自相矛盾等问题的无效问卷448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052份(有效比例70.13%)。(见表2)对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发现,“个人-环境匹配”量表一阶三因子(x²/df=4.094,GFI=0.979,IFI=0.987,CFI=0.987,NFI=0.983,RMR=0.015)和“创新能力自评”量表一阶二因子(x²/df=5.034,GFI=0.945,IFI=0.963,CFI=0.943,NFI=0.954,RMR=0.042)均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在质性研究资料收集方面,本研究基于“目的性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式确定访谈对象,最终对16位博士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编号A1~A16),访谈时长平均为1小时。访谈内容包括“您认为开展创新性研究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素质”“您在读博过程中是否经历过个人研究兴趣、性格等和导师不符的情况?如果有,您是如何应对的?”“您觉得自己的能力能否满足导师/院系提出的各类培养要求?这些要求对于学术创新来说有何利弊?”“您觉得院校提供的资源支持能否满足您的需求?哪些支持更有助于您的学术创新?”等。
三、定量研究发现
(一)个人-环境匹配和学术创新能力的现状
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博士生对自身创新能力的评价相对不高(M=3.664),其中,执行创新想法(M=3.584)的得分低于产生创新想法(M=3.765)。从外显创新成果来看,博士生平均能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2~3篇论文,但不同博士生论文发表的差距较大(M=2.540, SD=1.311)。在个人-环境匹配方面,要求-能力匹配的得分最高(M=3.875),其后依次是一致性匹配(M=3.681)和供给-需求匹配(M=3.365)。
如图1所示,一致性匹配中各个具体指标的均值得分相差不大。要求-能力匹配中的“课程任务”(M=4.020)和“中期/资格考试”(M=4.019)得分最高,明显超过该维度的均值线,说明博士生能够较为顺利地完成培养单位的课程学习任务和通过中期考核,这说明两类要求的挑战度可能不高。“论文发表”(M=3.853)、“会议报告”(M=3.845)、“学位论文创新性”(M=3.768)、“研究方法和知识”(M=3.747)的得分低于该维度的均值线,说明这些要求有可能超出了部分博士生的能力范围。供给-需求匹配中的“经济资助”得分(M=3.357)明显低于该维度的均值线,也是三类匹配所有题项中得分最低的一项,这说明当前的经济资助较难满足他们的需求。
本研究对个体-环境匹配和学术创新能力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发现,(见图2)可将博士生群体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命名为“不匹配低创新”(N=166,20.4%)、“弱匹配低发表”(N=254,31.1%)、“高匹配高创新”(N=155,19.0%)和“弱匹配高发表”(N=241,29.5%)。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仅有19.0%的学生属于“高匹配高创新”群体,而其余81.0%的学生皆属于“不匹配”或“低匹配”群体(个人-环境匹配得分相对较低)。第二,超过四分之一的博士生属于“弱匹配高发表”群体,在三类匹配得分都较低的情况下,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分在四类学生群体中依然最高。这可能和培养单位将论文发表与学位授予挂钩的制度设计有关,致使不少博士生即使身处与其特质、能力和需求并不匹配的培养环境中,也会为了顺利获得学位而完成发表要求。
(二)个人-环境匹配对学术创新能力的回归分析
表3为个人-环境匹配对外显创新成果的回归分析结果。在OLS回归模型1中,将个人-环境匹配的三个维度纳入回归模型,检验自变量对博士生外显创新成果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要求-能力匹配(β=0.262***)和供给-需求匹配(β=0.105*)对博士生创新成果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一致性匹配(β=-0.179***)则对其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OLS回归模型2中叠加放入控制变量后发现,要求-能力匹配、供给-需求匹配和一致性匹配的预测作用依然显著,且系数仅发生轻微改变。进一步地,将外显创新成果转化为二分变量(1=0篇;2=1篇及以上)后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模型3的结果与模型2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其稳健性较高。
表4为个人-环境匹配对创新能力自评的OLS回归分析结果。在模型1中,仅有个人-环境匹配的三个维度进入回归模型,要求-能力匹配(β=0.466***)、供给-需求匹配(β=0.258***)和一致性匹配(β=0.152***)均对产生创新想法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从效应大小来看,要求-能力匹配最大,一致性匹配最小。在模型2中叠加放入控制变量后的分析结果依然稳健。同理,在未加入控制变量的模型3中,要求-能力匹配(β=0.355***)、供给-需求匹配(β=0.345***)和一致性匹配(β=0.145***)对执行创新想法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要求-能力匹配和供给-需求匹配的影响效应相当,一致性匹配的影响力稍弱。在模型4中叠加放入控制变量后得到的结果基本不变。
表5为个人-环境匹配各要素对学术创新能力的回归分析结果。模型1结果显示:导师价值观契合(β=-0.106*)和课程任务要求能力匹配(β=-0.117**)对外显创新成果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论文发表要求能力匹配对其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且系数最大。此外,经济资助供给需求匹配也有正向预测作用,系数达到边缘显著水平(β=0.062†)。以外显创新成果二分变量为因变量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上述OLS回归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研究结果较为稳健。从模型3和模型4中具有共性且达到显著水平的结果来看,要求-能力匹配中的研究方法和知识要求、学位论文创新性要求对产生创新想法和执行创新想法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供给-需求匹配中的经济资助、科研项目、同伴交流对两类创新能力自评也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四、质性研究发现
(一)一致性匹配的复杂性与双刃剑效应
本研究发现博士生在面临导学关系不匹配时,自我调适成为他们的主要行动选择,他们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并以顺利毕业的“大局为重”。“虽然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自己的兴趣不合,但我没有要求换过方向,而是通过几个月时间和导师磨合,因为老师不可能适应我们,只有我们去适应他。”(A2)博士生之所以在遇到导学关系不匹配时选择主动适应,既有对导师权威身份的尊重或忌惮,也包括对导师年龄较大和难以改变的无奈之情。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一致性匹配具有双刃剑的效应。当博士生的研究方向与导师一致时,一方面导师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术指导和支持,助力学生的科研创新。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在无形之中造成学生对导师研究关注点的依赖,不敢与导师“唱反调”和自由施展个人研究想法。如A1和A3表示如果忽略导师的想法独自做研究就意味着失去导师的针对性支持、研究过程将充满风险。然而,对风险的规避可能会阻碍博士生尝试更具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研究。
(二)要求-能力匹配中的功利化倾向
培养单位将博士生的论文发表与学位授予挂钩的制度性规定构成了毕业的硬性门槛,给学生造成较大心理压力。“我们现在是采取论文发表积分制,达到院系或导师规定的分数才能毕业,这导致很多学生延期毕业。”(A9)除毕业发表要求的“绝对门槛”之外,还存在论文发表的“相对竞争”。如A6表示,即使自己在论文发表上达到了绝对标准,也依然不能摆脱论文发表的压力,原因在于高强度、无止境的同辈论文发表竞争。这将助长博士生因“想尽快达到毕业要求”“不甘落后”而出现的“重量轻质”“内卷化”科研导向,反而不利于学术创新能力的培育。相比之下,学位论文创新性、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方面的要求比单纯的论文发表数量要求更能促进博士生内在的学术创新能力发展。
(三)供给-需求匹配的影响与突出问题
学界关于博士生教育中导师指导的作用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关于同伴支持与博士生科研训练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中A2、A6、A9表示同伴(尤其是师兄师姐)通过学术交流和情感安慰,对自己的科研和学业进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相比导师,我主要和同师门交流更多一些,我一个师兄更像我的第二导师,会带我怎么做科研、写论文,联系较为密切。”(A9)博士生的同伴相比导师更容易保持亲近和感同身受,能够提供具体、有操作性的学术指导和建议,而导师往往只能提供方向性、框架性的指引。关于科研项目供给与个人研究需求的关系,有博士生指出导师课题研究与个人学习需求相冲突。如A4表示,导师的项目常常与学生研究缺乏相关性且任务量繁重,会耽误学生正常的科研进展。此外,学生在承担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时缺乏导师的有力指导。在课程学习方面,有博士生(A1、A4、A16)表示在课程与科研缺少联系的情况下,课程学习往往成为耽误他们科研时间的绊脚石。在经济资助方面,博士生A11、A14和A15表示,经济压力容易分散其科研心力,使之更难静下心来去开展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而当前的经济资助水平较难满足博士生的基本需求,对于年龄大和婚育博士生而言尤其捉襟见肘。
五、讨论与对策建议
(一)主要发现及其讨论
1. 一致性匹配的影响与我国博士生培养的特殊情境有关。个人-环境匹配理论的传统观点认为一致性匹配对个体的创新表现有积极的影响。前人基于企业员工和高职教师的调查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本研究则发现,一致性匹配的多个指标对外显创新成果没有显著影响,部分指标甚至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于影响不显著的可能解释如下。首先,在重教育的文化传统和重学历的劳动力市场影响下,争取获得学位不仅是博士生的个人选择,也关联着家庭的期待。博士学位的就业含金量和道德义务导致博士生在面临着与院系培养目标、导师特质的冲突时,也不愿承担放弃学位的代价,而是努力进行自我调适和在学术表现上达到基本要求。与职业流动灵活的企业员工不同,博士生在处理一致性不匹配时有较强的成本顾虑和道德压力。其次,在中国“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浸染下,博士生对导师怀有敬畏之心。有研究表明博士毕业生在对导师进行评价时常常出现高估,这可能与他们对导师的感恩或顾忌心理有关。对于其负效应的可能解释是,在知识生产活动中,当博士生与导师的价值观念和研究取向过于同质化时,可能会阻碍博士生科研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有研究发现,博士生研究主题的探索性(与导师研究主题的区别程度)与他们在读博期间的论文发表呈显著的正相关。
2. 要求-能力匹配各要素对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有所差异。本研究发现,在三种个人-环境匹配中,要求-能力匹配无论是对产生创新想法、执行创新想法还是外显创新成果的促进作用都最为明显。其中,论文发表要求能力匹配虽然能正向预测博士生的论文产出,但无法提升其创新能力自评。结合访谈结果可知,硬性发表要求容易导致博士生在发表压力下急于求成,造成“有数量增长而无实质创新”的发表内卷化现象。学位论文创新性、研究方法和知识、会议报告要求方面的能力匹配对其创新能力自评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但对外显创新成果没有显著影响。可能的解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定位是学术训练活动,掌握研究方法和知识技能、做会议报告方面的要求旨在培养博士生的基本知识和学术技能,并不鼓励学生急于发表论文。另外,资格考试的要求能力匹配度较高且对博士生自评和外显的创新能力均无显著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当前资格考试的执行效果不佳,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学术创新能力训练作用。有研究发现博士生对资格考试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评价不高,学生反映中期考核多流于形式,并未得到师生足够的重视。有趣的是,本研究还发现课程任务要求能力匹配的得分较高且会负向预测外显创新成果,这提示当前的博士生课程存在挑战度不足、与科研训练脱节等问题,造成了无助于博士生创新成果产出的时间挤占。
3. 供给-需求匹配各要素均有助于提升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本研究发现,供给-需求匹配对博士生产生创新想法和执行创新想法的正效应较大,而对外显创新成果的正效应较小。从不同资源供给匹配指标的具体影响以及现状分析发现的突出问题来看,经济资助与博士生需求匹配有利于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发展,但其匹配度得分最低。2021年的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也显示,认为“提高博士生待遇”是我国博士生教育亟须改革方面的博士占比最高(达到41.4%)。此外,本研究发现科研项目供给需求匹配对博士生的创新能力自评有促进作用。但一些博士生在访谈中表示,由于承担了过多学术含量较低的课题任务,反而导致其科研自主性和创新性有所下降。前人研究也发现横向课题的参与数量对其创新能力提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可见,科研项目资源供给绝非越多越好,学术含量较高、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意愿的科研项目参与经历才能助力其学术创新能力发展。本研究还发现同伴支持与博士生需求的匹配对其创新能力自评有正效应且得分也相对较高。同伴是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生教育领域中颇为重要的研究议题,但我国博士生教育中的同伴支持研究还亟待加强。
(二)对策建议
1. 构建平等导学关系,发挥一致性匹配的积极作用。一致性匹配对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影响较小的背后原因可能是博士生在导学不匹配关系中的自我调适甚至无奈隐忍,这并非说明一致性匹配对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发展无足轻重,而是提示其有待改进。尽管一致性匹配中的导师与博士生价值观匹配对学生的外显创新成果有负向预测作用,但博士生与导师研究方向、院系培养目标的匹配仍对其创新能力自评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培养单位在招生简章中应详细地说明专业培养目标、科研学习内容和毕业要求,清晰呈现导师队伍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等,同时可实施导师联合指导制度以及让博士生在选择导师前通过实验室轮转来了解不同课题组的研究,促进博士生与导师的良性匹配。此外,为防止导学一致性匹配对博士生的学术创新产生过犹不及的束缚作用,培养单位和导师应构建一种平等化的导学关系,不仅要减少导学关系的紧张冲突问题,也应避免博士生在学术研究中对导师的亦步亦趋。
2. 淡化论文发表要求,重视博士生内在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单位有必要淡化发表要求并做到有破有立,在论文发表之外,学位论文是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抓手,应加强对学位论文创新性要求的把关;中期和资格考试是学生成为博士候选人、开启学位论文的重要节点,也是实施分流淘汰的制度依托,应避免其流于形式;课程学习是筑牢学术创新基础的必要环节,应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挑战度,有效发挥课程的科研训练功能。
3. 优化科研项目资源供给,加强课题的经济资助功能。国家资助机构和院校应提供更多针对博士生的科研项目资源,鼓励博士生申请课题、进行自由探索。导师应尊重博士生参与课题的个人兴趣与意愿,避免使之承担学术含量低的课题任务,同时应在其参与课题时提供有效的指导。另外,培养单位或导师提供的经济资助是博士生的重要经济来源,也是能促使他们安心进行学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国家资助机构有必要进一步加大科研项目中的人员经费比例,导师则应为参与课题的博士生发放充足的劳务费,避免让博士生成为“廉价劳动力”。同时,院校可鼓励课题数量多的导师在学院乃至学校范围内招收博士生以科研助理的身份加入课题组,如此既有利于缓解部分博士生的课题任务过重问题,还能使更多博士生有机会参与感兴趣的课题项目并从中获得经济资助。
【蔡芬,北京大学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高耀,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汪霞,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第2期
上一条:郑庆华|人工智能赋能创建未来教育新格局 下一条:祝智庭 戴岭 胡姣|AIGC技术赋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路
【关闭】